參、西洋教育目的的演進         摘錄:志光教育文化出版社 教育專業科目

一、古希臘時代的教育目的

  ﹙一﹚古希臘時代的教育目的:

        注重文化的陶治,培養文雅的自由人,故為審美的教育目的

  ﹙二﹚主要的教育內容:

        為音樂、體育、美術、哲學等,是最早提倡博雅教育者。

  ﹙三﹚雅典的教育:

        尚文,重美育體育

  ﹙四﹚斯巴達的教育:

        尚武,重體育體育

         1.身體的鍛鍊。

         2.服從守法愛國心的培養。

         3.訓練勇敢耐苦堅忍的習性。

  ﹙五﹚重要人物:

        1.蘇格拉底:

         ﹙1﹚西方的孔子。

         ﹙2﹚自認無知,只是一個愛智者。 ﹙哲學家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註:就是希臘文的字義而言,「愛智」指的是~哲學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3﹚教學方法為:產婆法,又稱為詰問法

         ﹙4﹚主張「知識即道德」,無知才會使人的行為乖離道德的普遍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5﹚教育目的在尋求:真、善、美普遍原則。

         2.柏拉圖:

         ﹙1﹚教育理念:→理想國 :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﹙2﹚教育目的→讓各人的潛能發揮,選擇自身最合適的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.理智導向者→培養哲學家。→多軌學制的型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.情意導向者→訓練為軍人。→思想背景和諧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.欲望導向者→委身為商人。→展以求社會正義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3﹚男女教育→機會均等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4﹚西元前387年,建立→學園﹙Academy﹚,門口掛著「不學幾何者,不得入此門」。

        3.亞里斯多德的教育理念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1﹚教育見解:→名著《倫理學》、《政治學》、《工具》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2﹚教育名言:→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;人是理性的動物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3﹚教育目的:→發展人的理性能力,使行為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     ﹙4﹚教育方法:→從做中學。

 

二、古希羅馬時代的教育目的

  ﹙一﹚羅馬人:

        較重視時效,不尚幻想,擅長組織,樂觀進取。

  ﹙二﹚教育內容:

        以法律、政治、軍事訓練等為主。

  ﹙三﹚教育目的:

        著重在實用人才的培養,使一般國民能成為能言善辯、富有法律知識的實際人物,故稱為實用的教育目的。

  ﹙四﹚重要人物:

        西賽羅、坤體良,教育的目的在培養雄辯家。

      ※註:坤體良的教育理念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教育的目的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1﹚培養具有博雅修養的雄辯家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2﹚培養讀、寫、算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3﹚培養恭敬感恩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4﹚道德從簡樸得之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.教育方法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﹙1﹚反對體罰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2﹚啟發學習動機、鼓勵競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﹙3﹚重視個別差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ibo620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